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竞赛:胜者为王

吴征高低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1-20

作者:吴征



9月20日,一部名为《创新竞赛:胜者为王》(Innovation Race:There is no prize for second place)的纪录片将在美国华盛顿举办首映式,只在私人影院中进行放映。
美国茶党爱国者行动的名誉主席珍妮·贝丝·马丁(Jenny Beth Martin)在8月19日的一篇评论文章《在与中国的创新竞赛中,美国是赢还是输?》中提到这部纪录片,她也是这部纪录片的受访者之一。

这部影片在倡导最新自由主义电影和纪录片的2022年Anthem Film Festiva电影节中获得卓越电影制作奖。
该片导演Luke Livingston是一家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视频制作公司Ground Floor Video的创始人。

在拍摄《创新竞赛》之前,2018年Luke还曾拍摄过一部专利题材的纪录片《无效:美国专利体系的瓦解》(Invalidated: The Shredding of the U.S. Patent System)。
从这些对专利和创新的题材上,可以看出,Luke所拍摄纪录片的立场非常鲜明,代表了倡导在美国恢复建立强有力的专利制度的一派人士的观点。
例如,在《无效:美国专利体系的瓦解》一片中,纪录片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家大公司如何窃取发明家创意的案例。

八岁孩子的父亲,乔什·马龙(Josh Malone)发明了一个可以在60秒内装满100个水球的方法,称之为“束O气球”,为了给他的家庭带来经济保障,他申请了美国专利。并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筹集了近100万美元。

但是随后他的天才想法在他赚到第一笔钱之前就被一家大型公司偷走了。为此,他推动了一场拯救他的发明的战斗。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故事,该纪录片揭示了一个震惊的事实:美国的专利制度正在削弱,产权正处于危险之中,美国创新正在消亡。
实际上,类似影片中乔什·马龙这个父亲的案例在美国历史上,频频发生。
美国电影《天才闪光》,描绘的就是1962年,美国个人发明家发明了间歇性雨刮器,彻底改变了汽车行业。但是这项发明却被大型汽车巨头福特所窃取。最终发明家通过不懈的维权,获得了福特上千万美元的赔偿故事。
另外一起近年来被人屡屡提及的中小企业遭受大公司专利窃取的案例就是思科掠夺小公司Centripetal的专利算法的机密信息。摩根法官对思科的恶意侵权行为给出了26-32亿美元的赔偿金,其中侵犯四项专利需支付19亿美元,成为当时仅次于默克与吉利德案后,美国第二大专利赔偿案件。
可以看出,加强对发明家和中小企业的专利强保护,是这一系列纪录片的主线。
其实,更多的反应是美国国内两种对专利到底是强保护还是弱保护群体声音的反应。但是,两部纪录片无一例外的将本毫不相干的中国纳入了其中,并以中国为假想敌,认为弱专利保护,相当于为中国送上了大礼。
实际上,这是强保护一派试图扭转当前不利局面的一种最有利的做法,毕竟,拿中国说事,是目前两党政治正确和共识的基础。
但这对中国而言,相当于无故躺枪了。
这一点,在《创新竞赛》这部纪录片的简介描述中也可以看出:

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思想、发明和创新方面一直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对许多人来说,这是美国梦的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世界领导人”的地位正在被逐渐削弱。

今天,中国利用美国专利保护的弱点威胁美国的创新,而大型科技公司却让他们逍遥法外。创新竞赛探讨了影响所有美国人的这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恢复美国在发明、技术和创新方面的主导地位的解决方案。

本片访谈的美国人士包括前政府官员、前法官、中小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评论家等。
在珍妮的文章中提到,专栏作家Gordon Chang认为,“这是一场我们不能输的竞赛”,“一旦我们输了,国将不立”。
Gordon经常在电视新闻中就中美关系接受采访,他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有着近20年的经历。今年4月份,Gordon接受福克斯就拜登政府专利政策与中国影响时,批评了拜登政府试图从专利持有人手中夺走禁令救济的权利,并认为如果拜登政府放松专利政策,将会对中国带来好处。

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前首席法官保罗·米歇尔(Paul Michel)近期发表多篇文章呼吁加强专利制度。今年三月,发表《美国专利制度变弱:保护知识产权以保持美国技术领先》,8月5日,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米歇尔的文章《大型科技公司存在专利侵权问题》(知识星球)。
这些评论的焦点都直指目前美国专利制度的问题,尤其是2011年后,《美国发明法案》建立的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制度,让大公司更容易无效掉中小企业和发明人的专利。

珍妮在她的文章中提到,乔治梅森大学的教授亚当·莫索夫(Aadam Mossoff)对中国认为,“他们观察了美国,说美国之所以如此成功,一个关键的特点是它的专利制度”,“中国一度认识到,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创新型经济体。他们希望从自己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制造商和模仿者转变为依靠自己的创新和创造力的模式”。

对于中国加强自身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特拉华州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说:“现在他们直接与我们竞争。如果你看看发表的科学论文的数量、颁发的博士学位数量、授权的专利数量”。

从这一点,他们认为,世界各地的发明家正在寻求中国的法律保护,使得中国授权的专利数量大幅增加。

结语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一部分人士的这些主张。
首先,这在美国确实是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对创新、对专利和对与中国竞争的主流观点。
但是也要注意,这并不是美国的唯一声音。
美国还有一部分群体,是对专利制度的“滥用”持谨慎态度的,认为一些专利权人滥用了专利制度,造成诉讼频发,大公司往往会疲于应付这些无休止的专利诉讼。
因此,像苹果、亚马逊、谷歌、思科、Meta等这些科技巨头,是典型的希望弱化专利制度的一派,这与其商业利益的密不可分的。
这两个派系,构成了推动美国专利法到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主要力量。
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派系,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参议院还是众议院,对于美国要以创新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却是空前的一致。
这在刚刚通过的《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中,展露无疑,与《芯片法案》几乎半路夭折相比,其中的《创新法案》是始终获得两党、两院的一致同意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一篇中提到的《芯片法案》的背后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创新法案》
《芯片法案》只能说是美国意图阻止中国快速崛起的一种手段,而《创新法案》才是美国自身要快速崛起的内在需求。
这也是为何在上述参议员Coons提到的中国近年来论文、博士和专利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会有一些美国人认为世界的创新者正在寻求中国的法律保护,以表明中国的吸引力比美国要大。
实际上,这背后是美国在创新上的经验所在。
二战后,美国正是因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了全球创新者涌入美国,带动了美国的快速崛起。
所以,当美国人认为中国的制度会吸引世界创新者时,他会紧张,他会认为这是中国在与其争夺全球的创新资源。
但实际上,真正了解中国专利制度的人会知道,中国近年来的专利大跃进,大部分还都是本国专利申请,外国在华的专利一直比较平稳。
因此,中国专利数量的暴增,副作用还是比较大的,不仅没有使自己真正依靠专利搅动了中国的创新,反而是为美国进一步遏华提供了并不真实的素材。
与美国国内一直在思考创新和专利制度对美国全球领导力的重要性相比,中国现阶段的思考还有所欠缺。
专利在中国还没有很好的和创新建立起关联,专利保护力度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的活动中,专利诉讼难、判赔额低,知识产权不值钱的理念还深深烙印在中国创新者的脑海中,无法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这是中国在面对美国已经展开的创新竞赛中,较为不利的一环。
加之当下的专利制度还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对于中国专利泡沫的认识是到位的,短期内采取打击非正常的手段也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一味的通过行政手段,而是一种不透明、不公开的方式,实际上或多或少会殃及一些真正的创新者,一些个体发明家或是一些中小创新型企业。这个比例有可能是5%,10%,甚至更高。
而保护美国中小企业和发明家的权利,显然是《创新竞赛》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中国政府如果不能在打击非正常的时候,更多的为这些本应受保护,本来专利技巧就不高的真正创新者,提供救济,实际上,在竞赛的起点,就输了美国一局。
这一点,我在上一篇《非正常,已非正常》中有过分析。
所以,如果把打击的行政手段当成是一个长期工作任务,或许就失去了“专利”本身是和利益关联的内在意义。
“专利”只有在创新者真正意识到是有价值的,真正能够得到保护,能够排除竞争对手,能够得到赔偿,才会激发创新者真正去寻求更多的专利,去寻求更好的代理机构去撰写高价值专利,并愿意为此付费。
因此,政策的导向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才是“治本”之道。
就像国家知识产权局刚刚公布的首起重大专利侵权案件行政裁决的案例,就是非常好的开端。但这还远远不够。
目前掣肘中国专利制度良性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专利代理行业的真正重视程度还不够,专利代理是发明创造的二次提升,美国各界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国内。
美国专利制度之所以厉害,除了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资源外,拥有全球最专业的专利法律服务体系也是其能够依靠知识产权来收割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法律服务市场上,美国占据了全球法律服务市场的一半份额,而其中的知识产权服务又是最赚钱的一块业务,不断吸引着美国名校的法律精英进入这一行。
这种“创新+精英知识产权”的组合,才是美国主导建立WTO,将知识产权作为三大贸易之一的真实利益所在。
相比之下,中国在创新上后劲很足,但是在关键技术上,短期内还是会有很大困难。但是在创新后转化为专利的代理过程中,目前已经显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
从近期不断披露的一些单位专利代理业务招标公告中,可以看到发明专利价格从两、三千到一万多都有。
无人管理,任由市场杀价的代理模式,已经成为保护和阻碍中国真正创新的一颗“毒瘤”。
但,很奇怪的是,政府宁愿去打击低价代理产生出来的非正常专利,也未见一些举措去规范专利代理的行业价格,而是任由其发展。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四川专利代理师协会出台的代理服务成本公告,将发明专利全包价格定到5000多元。
虽然从其初衷来看是好意,意在为更加混乱的市场提供指导,避免进一步低价。但是从全国一盘棋来考虑,从中国与美国的创新竞赛来看,是放弃了长远利益而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
如果真像《创新竞赛》 中乔治梅森大学的亚当所描述,“中国观察了美国,说美国之所以如此成功,一个关键的特点是它的专利制度”。
但是像四川的情况,我想一定不会在美国发生。
因为你不会看同样一个发明,纽约的专利律师收费1.5万美元一件专利代理费,到了阿拉斯加就会变成5000美元。美国即使有价差,也不会是这种几倍的差距,这就是一个规范的行业,能够健康发展,能够为美国创新护航的原因。
所以,不要为美国专利商标局去年打击中国深圳代理机构非正常商标申请,只是打击类似的非法行为,如果看到涉案的美国商标律师受到处罚,就知道这一打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规范美国专利和商标律师行业,不要让低价代理破坏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在这一点上,USPTO是有担当的。
对比一下,我们政府在打击非正常专利时,除了打击外,还给代理行业带来了什么积极的方面没有?除了恐惧外,有没有真正的为代理行业托起遏制非正常竞争的底?
可能并没有。
所以,如果再回头看四川的5000多元发明专利代理指导价,和北京专利代理师协会2021年发布的最高17272元一件的发明专利代理指导价,就知道中国专利代理行业已经到了必须要重视治理的地步了。
否则华为为什么不选择四川代理机构去申请专利,华为难道傻吗?放着性价比高的不选,宁可花几万元一件去北京找,去深圳、广州高价培养代理机构。
这里并无贬低四川代理机构的意思,四川人勤劳肯干是全国人有目共睹的。只是因为这第一枪是由四川先打响了,如果不是四川,可能也会是其它省市。
但是行有行规,在专利代理上,整个行业必须要形成共识,否则今天四川可以提5000多,明天甘肃说我的指导价4000多就行,后天西藏说我这指导价3000多。
一旦陷入内卷式的竞争,影响到的就是中国转型向创新求发展的大计。
这是整个行业应该深度思考的。
试问,在这个过程中,当低价招标出现时,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沉默?
试问,当欠周全的代理服务指导价出现时,主管机构为什么选择沉默?中华全国代理师协会为什么选择沉默?政府为什么选择沉默?
如果在该出手时,都选择沉默;反而在应该缩手的时候却伸手去治理。
那中国代理行业,到底能不能看到未来?中国的创新,到底能不能看到未来?中国专利制度未来到底拿什么与美国竞争?
当美国人说我们学习他们专利制度来获得成功的时候,多希望学到的是真正的精髓。
在前进的道路上,确实会遇到一些曲折,中国其实是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这在美国国内内耗严重的情况下,其实是中国实现缩小差距的最好时机,但是现在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显然距理想还有些距离。
在美国国内已经为专利制度如何更好的促进美国经济、美国创新,操碎心的情况下,中国知识产权界将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场创新竞赛、知识产权竞赛?
目前来看,只能静待更大的改革力度,知识产权的春天还远未到来……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